
- 索 引 号:XM00116-14-01-2025-048
- 备注/文号:厦住建综函〔2025〕43号
- 发布机构: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5-09
- 内容概述: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053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蔡亚楼代表:
《关于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建议》(第005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我局高度重视提出的建议,立足自身职能,逐条认真研读,结合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各区人民政府的协办意见,扎进推进建议的办理和落实。
二、措施与成效
(一)强化政策保障,完善长效机制
近年来,我市根据《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厦府办〔2020〕98号),按照“市级筹划、区级统筹、街道组织、社区实施”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改造1894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29.72万户。先后出台《厦门市建设局关于印发
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厦府办〔2021〕28号)、《厦门市建设局关于印发推动党建引领无物业小区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厦建物〔2023〕23号),着力补齐养老、托幼、助餐等民生短板,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实现建管一体,巩固改造成效。2023年,东荣社区被列入住建部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名单。
(二)引入社会资本,破解资金难题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完整社区建设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如湖里区东荣社区项目采用“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公开招标模式引入社会资本,通过施工利润、停车位、社区公共服务空间的运营等收益,平衡自有资金投入及物业管理的缺口,实现“一本大账统筹”。建立居民、市场、政府多方共同筹措改造资金的机制,撬动社会资源和居民共同参与筹措,实现家园共建理念。思明区通过“街道搭台、企业登台、村企同台”的模式,试点村社区合作社与优质国企成立合资公司,探索承担垃圾清运、绿化管养、车辆管理等物业管理职责,以及资产运营、产业开发等职能,逐步让运营公司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平台,巩固村庄治理成果,推动村庄长效管理,实现以村促企、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目标。
(三)创新“大物业”模式,破解老旧小区无物业难题
近年来,我市创新“大物业”模式,出台《“大物业”管理模式工作指引》,探索以街(镇)或部分片区为单元,将片区内无物业小区管理与周边市政道路、街区管理合并规整,形成“大物业”管理范围,实现小区围墙内和围墙外物业管理全覆盖,进一步提升无物业小区的管理水平,推动无物业小区从“靠社区管”到“居民自管”再到“有物业管”。如,思明区的筼筜街道安平里、槟榔东里、西里等小区“共享”员当新市区物业公司,嘉莲街道流芳里、和光里北区、玉亭里等小区“共享”固家乐物业公司,中华街道九竹巷13栋楼、镇海路33号、镇海路35号之一、镇海路39号、石泉路11—27等小区“共享”盛泰和物业公司。湖里区东荣社区通过“EPC+O”模式,将老旧小区“化零为整”,将无人管理、无人清洁、无人维护的多个相邻老旧小区,“打包”交由物业公司管理,在保洁、秩序维护、维修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集美区盛光社区采用“肥瘦搭配”的工作思路,以“先尝后买、共建共治、长效管理”的方式,引进厦门市集美城发物业有限公司作为大物业管理单位,为辖区内无物业小区及自建房居民提供基础物业服务,包含日常管理与客户服务、清洁卫生、秩序维护、公共维修、绿化养护等五大模块。
(四)加大宣传推广,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促进全市物业服务管理水平大提升、小区治理能力大提质。湖里区东荣社区完整社区建设项目获得住建部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海沧区金海华景小区拟作为住建部“美好家园”典型推介表彰,相关经验做法被福建日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推动计划
部分小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相对较低,老旧小区物业确权表决工作开展难度大。老旧小区从无物业到有物业,培养居民“使用者付费”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街道、社区、运营公司持续努力。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无物业小区居民参与意识、服务付费意识,努力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指导各区大力推进“大物业”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我市物业管理水平,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领导署名:陈江生
联 系 人:苏雅婷
联系电话:2204279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