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0116-14-01-2025-059
- 备注/文号:厦住建综函〔2025〕60号
- 发布机构: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6-26
- 内容概述: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1052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林金钟委员:
《关于缓解城中村拆迁导致租金上涨的提案》(第20251052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城中村凭借其特殊的区位优势、低廉的房屋租金,在吸纳外来人口、平抑租金价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全市租赁住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工人、新市民、青年人解决过渡性居住的第一站,支撑着产业发展;是基本公共服务人员的主要落脚点,保障着城市运行;是失地失海农民稳定收入的重要来源,维系农民基本民生和持续发展。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城中村租赁住房市场的规范管理和良性发展,将城中村租赁管理作为事关人才和劳动力的吸引保留、事关我市发展大局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多措并举,综合治理。
您提出的《关于缓解城中村拆迁导致租金上涨的提案》(第20251052号)针对性强,措施清楚,与我市正在大力开展的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和发展租赁住房市场等工作不谋而合,对进一步做好我市城中村租赁市场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措施与成效
(一)持续发力,加大保障性住房房源建设供应
坚持以需定建,加快完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主体的保障性住房体系。2025年将续建5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含公租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人才房),预计2026-2027年陆续建成上述项目。建成后可提供房源共8874套,可更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同时,我市以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国家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契机,持续在我市城中村周边加大租赁住房房源筹集、建设和供应力度,全力缓解在厦居民住房困难。截至目前,厦门已筹集的13.7万套(间)保租房房源中,位于轨道、BRT沿线周边1公里内的房源约占总房源62%,助力新市民、青年人职住平衡,极大提升了生活的便利度。
(二)创新机制,缓解城中村居民租房困难
一是从供给侧出发,出台《厦门市存量非住宅类房屋临时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方案》(厦房租赁〔2023〕10号)、《厦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自有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方案》(厦房租赁〔2022〕5号)、《厦门产业园区利用自有用地建设宿舍型保障性租赁住房实施办法》(厦资源规划规〔2021〕13号)等政策文件,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盘活存量,提升增量租赁住房,满足租赁住房市场需求。至今,我市累计有24个非居住类项目(约9400套间)申请临时改建为保租房,可解决近万人过渡性居住问题。二是同步在需求端发力,通过大学生“5年5折租房”保障政策,向新来厦就业创业大学生等青年群体发放租金补贴,快速解决人才的租房困难,吸引人才,同时通过财政资金转移,培育租赁市场,有效缓解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初期的供需矛盾,实现多方共赢。政策实施以来,已累计为10.08万人发放租金补贴11.55亿元。
(三)示范引领,推动城中村住房租赁专业化运营
2019年以来,我市以进一步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为契机,鼓励和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引入专业化规模化企业参与租赁住房运营。目前,全市已有21个利用集体预留发展用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很好地承接了城中村租赁需求,并促使和引领城中村整体居住环境改善。如,湖里区的马垅阳光公寓、后埔屿果公寓,就是村集体组织引入专业化租赁企业——象屿商发进行投资运营的成功案例。
(四)治疏并重,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由市委政法委牵头,联合住建、市场监管、执法、税务、公安等多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开展租赁住房市场专项整治行动,综合运用司法、行政、税收等手段,依法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保障住房租赁双方合法权益出发,对从事城中村租赁房业务的40家住房租赁企业、“二房东”进行约谈,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打击,维护住房租赁市场和谐稳定。此外,因地制宜探索治理方式,建立租赁纠纷调解机制。如,依托房地产中介协会成立住房租赁调解中心,构建政府、行业协会、法律顾问等多方参与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海沧区各街道成立房东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小组;同安区村集体出面组织成立房东联盟,通过事前主动介入、过程积极协调,协助化解房东之间、房东与房客之间的矛盾,将住房租赁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充分保障租赁双方权益,持续打造令群众满意、让居民舒心的友好租住环境。
(五)强化风险,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监测预警体系
落实市场主体和房源登记机制,在全省率先对“二房东”进行全面摸底,督促依规办理市场主体登记,逐步将其纳入市场监管。目前,已推动“二房东”办理营业执照1535家,涉及经营租赁住房约10354栋(24.08万间);由属地政府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对租赁涉稳风险加强研判、提前介入、快速化解;市住房局、市场监管局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三年多来,先后出动1722人次对962家中介机构、租赁企业进行排查、检查;在全市范围内设立包含城中村在内的租金监测点800个,做到租金数据采集项目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户型及采集人员、采集时间一一对应、清晰可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手段,开发住房租赁系统服务平台,实现住房租赁合同备案等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租赁交易“全程监管”、数据分析“动态精准”。在此基础上,搭建租金价格监测体系和分析报告常态化机制,实现对市场租金走势、城中村二房东租赁行为的实时动态监控,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引导租赁企业、二房东合理定价、合法经营。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规范和发展城中村住房租赁,是推进我市住房租赁市场的重要补充,也是落实“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新市民、年青人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我市引才留才的重要保障。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下一步,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构建“供给充裕、租金平稳、租期稳定、主体多元、服务规范、机制完善”的住房租赁市场目标,全面加强城中村租赁住房服务、管理,助力我市“两高两化”城市建设。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领导署名:徐 瑾
联 系 人:郑清云
联系电话:2226351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