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0116-14-01-2025-027
- 备注/文号:厦住建综函〔2025〕28号
- 发布机构: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24
- 内容概述: 厦门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210号建议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沈秋玲代表:
《关于扩增停车位缓解停车难问题的建议》(第021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随着厦门知名度的提升、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且国家购车优惠力度加大,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进而导致停车需求急剧增长。在此背景下,沈代表针对我市“停车难”问题提出了建议。收到建议后,我局高度重视,并会同各区政府针对建议内容认真开展研究。
二、措施与成效
(一)关于“继续利用闲置地、边角地建设临时或永久性停车场”的建议
在政策层面,我局制定出台了《厦门市推动停车设施建设发展实施意见》(厦建城〔2022〕35号),鼓励“公共空间、待建土地、空闲厂区、边角空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公共停车设施”,
为有效利用城市公共空间,挖掘停车资源提供保障。
近年来,各区加强规划统筹,梳理全市城区闲置边角地或未列入近期出让计划的政府收储地块建设停车场,提高土地利用率。如,思明区已推动将军祠第三临时停车场、溪岸路临时停车场和梅海岭入口停车场等项目,增设1000余个停车位;湖里区建成投用海事法院西侧地面停车场、枋湖南路西侧停车场等多个项目,向社会提供约2000个停车位;集美区印发《关于实施调整集美区停车场(位)运营体制方案》,明确新增政府储备用地临时利用建设停车场相关投入由区属国企承担,2024年以来利用城市闲置土地、储备地块合计投用7个停车场,增加708个停车位;同安区今年已利用闲置地块新建杜桥市场配套停车场、海翔大道北侧停车场、环海流体北侧停车场等3个停车场,增加810个停车位;海沧区今年已明确信息产业园东南片区域绿化退线部分和翁角路南侧(海新路-西园路段)建设停车场,计划增加620个停车位。
(二)关于“利用对现有停车位进行改造”的建议
针对“地下停车位改为机械位”的建议,我局已联合市发改委等6家单位印发《关于做好社会主体申请建设停车设施项目相关工作的通知(2023修订版)》(厦建城〔2023〕13号),其中“社会主体申请建设建筑高度24m以下机械式停车设施,可免于办理规划、用地、建设等审批手续”,为新建机械停车场提出相关措施和鼓励政策。目前,厦门市已投用盛光社区、思明小学等地下机械停车场。
针对“路面停车位”改造,由于路面停车位基于市政道路设置,改造事宜涉及道路交通影响评价,需由交警等部门进一步开展评估。
(三)关于“发展共享停车”的建议
我局出台了《关于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专用停车场共享利用的通知》(厦建城〔2021〕10号)、《推广停车设施错时共享工作的指导意见》(厦停车办〔2022〕8号)等文件,以盘活既有停车资源、提高停车场管理水平为目标,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重点在思明区、湖里区等停车供需矛盾突出的区域,推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教育(中小学校)场所、国有企业办公场所等停车场实施错时共享。此外,我局建设的“厦门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汇聚全市经营性停车场备案和联网数据,依托平台建设的“厦门i停车”小程序提供错时共享服务,有效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同时,“厦门市政停车”“集美智能停车”“i车位”等平台,也已上线共享停车,市民可根据需求办理。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随着城区用地紧张,车位供需不平衡,缓解停车难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停车场的升级、建设和改造,特别是机械式停车设施、地下停车场和停车楼属于重资产、投资回报周期长的项目,社会资本投资的意愿普遍不高。
今后,在扩增和改造停车位方面,我局将继续落实《厦门市城区公共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22-2035)》,会同其他部门深入研究,挖掘闲置边角地块策划停车场项目,调动国企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改造和经营停车场的积极性,共同推动项目落地。在共享停车方面,我局将加大经营性停车场数据联网的推进力度,扩大联网覆盖面,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小区、商业区等停车场通过“厦门市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提供闲置停车位资源,促进供需匹配,共同推广共享停车。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陈江生
联 系 人:吴育平
联系电话:0592-8122685
厦门住房和建设局
2025年4月21日